内容详情
2021年02月04日
我县大手笔打造浙东“诗路明珠”
成功入选全省“最佳实践”案例
阅读数:829 本文字数:1210
本报讯 1月27日,省“争先创优”办公室公布了第四季度“最佳实践”案例,《天台县聚力建设浙东唐诗之路新高地 加速“诗路文化”向“诗路经济”转化》入选。我县将获得省市财政资金1800万元,能耗指标9万吨标煤,土地指标90亩。
我县为打造闪亮的浙东诗路“明珠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“成绩单”:引燃诗路经济爆点,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,天台山上榜长三角“十大名山”榜单,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印记;带动产业蓬勃发展,唐诗研学格局不断扩大,创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,去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0万余人次。扶持中药养生、问道养心等康养业态,串起唐诗之路旅游线;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通过诗路文化带建设,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,全县共建民宿、文宿等“农家乐”453家,床位6800张。
亮眼成绩的取得源自我县一系列点亮“诗路明珠”的“大手笔”。近年来,我县通过项目化推动高起点谋划,制定实施《天台县打造“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”三年行动计划》,重点谋划项目19个,总投资149亿元。2020年,我县纳入“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”的重点旅游项目25个,累计完成投资额28.3亿元,完成率124.2%,是全省进度最快的县市之一。
我县强力度推进项目建设:投资3.3亿元建成天台山大瀑布;投资16亿元开展始丰溪全流域治理,打造“百里和合唐诗廊”;投资20亿元建设以“唐风宋韵最美赭溪”为主题的赭溪历史文化街区;投资20亿元建设天台山景区提升改造“一馆一心三苑”项目等。
同时,我县争取到诗路文化带建设省专项资金1550万元,重点向诗路文化带建设倾斜;推进文旅项目“标准地”改革,实现标准地项目开工前审批“最多30天”;在全省首创民宿许可备案制度。
近年来,我县不断推进产业化打造培育唐诗康养产业,做大“唐诗+康养”文章,积极开发唐诗主题康养旅游产品,精心打造寒山寻隐之旅等8条唐诗寻根精品线,发展一批唐诗康养主题村,率先在全省整体推进“唐诗之路·霞客古道”研学基地(营地)建设,建成台岳书院、和合书院等四大研学营地,以及唐诗小镇、和合小镇等七大研学基地,让外来游客耳濡目染学唐诗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群,做优旅游集散中心商业街业态,举办天台文旅类系列活动,聚集优质文旅企业等;开展“春光计划”活动,推出网络“折扣”景区门票等,发放旅游消费券。
另外,我县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,“数字+宣传”打造吸睛爆点,将唐诗文化、旅游美景搬上抖音、快手等直播平台,提升线上文旅热度;瞄准小红书“直播+笔记”营销新模式,2020年共开展直播活动60余场次,总观看人次超1亿人次。“数字+场景”丰富文旅体验,推进文旅数字一号工程建设,投资3000万元,建成投运全域智慧旅游中心;利用数字技术手段,整合开发本地诗路相关的IP资源,投资5000万元在天台山大瀑布景区建设智慧化诗路文化博览馆。“数字+营销”拓宽富民路,全县各乡镇(街道)开展网络直播卖风景、卖特产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;将线上线下优惠政策相结合,引导游客和市民共同参与文旅消费;利用大瀑布景区,开辟展示销售专区,推动线下线上良性互动。
(县文广旅体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