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2022年08月12日
石梁学校“乡村创造营”台州唯一入选全省“双减”年度十佳样本
阅读数:3629 本文字数:949
“双减”工作开展一周年之际,日前,省教育厅推出“浙江‘双减’年度十佳样本评展”活动,我县石梁学校《乡村创造营:构建山区学校双休日活动模式》成功上榜,为台州市唯一入选案例,并被浙江日报头版报道。
石梁学校的“双减”案例有什么独特之处?石梁学校提出“乡村创造营”建设理念,挖掘乡土资源,开设以项目为抓手的双休日实践活动,丰富山区孩子的双休日生活,全面提升山区孩子的综合素养。
构建主题框架
丰富双休日活动形式
学校以山区资源为抓手,以素养为导向,以实践活动为载体,构建“4+X”的“乡村创造营”主题框架。“4”是以当地资源为抓手的4个主题营地,即“快乐农场创造营”“多彩文化创造营”“科海拾贝创造营”“奇妙艺术创造营”;“X”是指主题营地根据营地建设目标,延伸出特色化的项目,形成凸显营地特色的实践活动。
“乡村创造营”
培养全面发展的美好少年
“快乐农场创造营”让学生化身“快乐小厨师”“农事小达人”等,体会劳动者优秀品质,从而打造德育少年;“多彩文化创造营”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,从而打造智慧少年;“科海拾贝创造营”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高阶思维能力,从而打造创新少年;“奇妙艺术创造营”让孩子以独特的视角来发现美、创造美,从而打造最美少年。
完善运行机制
保证双休日活动有序开展
为了保证山区学生双休日活动有序开展,学校构建了“1+Y”多方协作、弹性运作、一生一案靶向指导的“乡村创造营”运行机制。“1+Y”指以学校为主体建设和管理,调动多方资源给予支持的多方协作机制;弹性运作指“创造营”的时间安排、课程安排实行弹性机制;一生一案靶向指导指“创造营”建立留守儿童学习、生活、心理、家校联系“导师制”,做到“一生一案”,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,让学生感受到创造营如家般的温暖。
搭建评价体系
不断完善双休日活动模式
在“乡村创造营”运行过程中,学校搭建了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指导教师评价、表现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学生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,完善“双减”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评价体系。
“乡村创造营”勾勒了山区孩子的美好图像,完善了“双减”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评价体系,构建了乡村名校建设的学术逻辑,打造了“建设主题营地——开展项目活动——多元评估项目——筛选出优秀项目——优化主题营地”的“乡村创造营”动态迭代的运行模式。
(县教育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