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2022年11月15日
微改造 精提升 高质量推进旅游业发展
我县两项旅游业工作排名全省前列
阅读数:1884 本文字数:1856
日前,省旅游专班通报了2021年度旅游业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及山区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结果。我县荣获旅游业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工作年度评价前20名,山区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绩评价前10名。
近几年,我县对标“五精”持续发力,创新实施“一百家一百分”旅游要素提升计划,提档升级博物馆、大瀑布等经典景区,开发礼佛问道、和合唐诗等精品路线,升级改造囍德咖啡、又见民宿等网红打卡点,创新推出导游在线、数字餐饮等智慧服务。统筹推进核心大景区、城市微度假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,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,2021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.0%,增速12.5%。落地大瀑布会仙桥、雪乐园等标志性项目,推出4条心灵之旅康养路线;始丰湖夜游首开区形象焕新,赭溪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初显;创成4A级及以上景区乡镇10个,3A级景区村45个,精心打造15家和合山居等级民宿,构建“4+7+N”研学空间布局。2021年,我县获评“中国天然氧吧”,入选省首批大花园示范县,全域旅游获评全省A档,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。
突出“三个聚焦”
不断释放发展新动力
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我县制定《天台县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跨部门组建工作专班,县委书记、县长亲自挂帅,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头领衔,定期研究全域旅游发展。推出系列“真金白银”实招硬招,2021年兑现全域旅游奖励资金约2500万元,全年争取文旅国债资金超3亿元,争取其他各项资金约3.5亿元。土地指标方面,确保每年不低于全县年供地总量的20%。
签约青云度假村、玉霄书院等5亿元以上项目5个;引入星野、雅高、开元名都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天台;大瀑布景区竖井电梯建设加速推进……
我县聚焦项目招引,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,不断增强发展后劲,为县内传统旅游板块注入更多时尚味和生命力。紧扣“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”,挖掘诗路、仙道文化,建设“一心三苑”,持续擦亮诗路珍珠,入选省争先创优“最佳实践”案例。规划20.4平方公里天台山旅游度假区,为旅游项目招引落地建平台、拓空间。
面对新时代新变化,我县聚焦数字赋能,提升发展质效。强化智慧管理,文物智保沉降震动监测模块入选省首批“揭榜挂帅”项目。“诗路e站”智慧服务平台入选全省文旅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,“游无忧”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应用“一本账”,23家旅行社、256位导游入驻,入驻率100%,满足个性化、点单式旅游需求。不断丰富数字体验,解锁游客新玩法、新体验。开工诗路文化数字馆,打造沉浸式潮玩新地标,帮助游客全身心感受“诗和远方”。
打响“三张牌”
不断增强发展竞争力
文化赋能、旅游提质,近年来,我县通过打响“文旅融合牌”,发展显示度不断提升。实施基因解码工程,和合文化入选“浙江文化标识”,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天台。持续推动文化产业化,深化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试点建设,培育引进康养度假、乡村文宿等业态,研发文创产品39类共300余种,县博物馆声光电改造后成为研学打卡地。
“天台山文化让天台旅游体验更有韵味、更有气质、更可持续。”这是许多外地游客对我县的点赞。
如何打好“产业融合牌”,推动康养、研学、休闲、运动、农业等业态融合,我县通过精心打造寻佛问道之旅、寒山寻隐之旅等8条康养旅游精品线路,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态,农房变客房、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。同时,加强茶旅融合,推出“天台山云雾茶旅线路”,依托田园风光、寒山文化,建成寒山和合研学基地。
近年来,我县坚持以服务树品牌,让天台的旅游服务更专业、更周到、更暖心。打响“服务提升牌”,开展“全民旅游、全员服务”活动,“家·天台”全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入选国家试点,全国唯一,游客满意度达95%,创历年新高。
做足“三篇文章”
不断提升发展吸引力
雪乐园借“冬奥”热度引爆滑雪运动,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;始丰溪城区核心区块谋划高品质夜游项目……
近年来,我县全力做好“山水”“城村”“共富”三篇文章,资源禀赋更显优势。坚持“天生丽质不容许一点瑕疵”标准,全面擦亮天台最美底色。
总投资21亿元的“唐风宋韵”赭溪老街魅力初显;开展“印象天台”城市精细化提升行动,实施城市“口袋公园”等项目51个,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加快。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,落实基础设施“八个全覆盖”,乡村更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。创成4A级景区乡镇10个,形成了后岸、塔后、张思、安科等一批乡村旅游样板村,后岸、塔后更是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
围绕“共富”文章,我县紧盯“十四五文旅收入翻番”目标,聚力品质促富、业态育富,鼓足老百姓的“钱袋子”。强化片区组团,形成“以强带弱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”集聚化发展模式。2021年,全县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5.83亿元,同比增长52.8%。
内容来源:《天台山旅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