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2022年11月28日
挖掘和合文化 融入社会治理
和合之风吹拂千家万户
阅读数:1325 本文字数:2758
记者 钱青
近年来,我县创新载体,努力推动和合文化“六进六创”,即走进单位、走进企业、走进学校、走进窗口、走进村居、走进家庭,创建和合单位、和合企业、和合村居(社区)、和合校园、和合窗口、和合家庭,将和合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为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挥独特的功能。
张清秀 摄
建设“和合校园” 助力健康成长
“天台教育深度融合天台山和合文化资源,推进天台山和合文化进校园活动。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走进县教育局三楼廊道,鲜红的党徽赫然在目,“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”几个大字随即映入眼帘;转入走廊,县教育局下属六个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格局清晰呈现在眼前。为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,县教育局充分利用和合文化资源,开设和合党建课堂,邀请和合研究会专家、省市党代表为局机关干部、新任命的学校书记校长、中层干部上党课,将和合文化与党性修养结合,用和合文化的精髓阐述党性修养要义。
街头镇中心小学位于我县西部街头镇,是唐代诗人寒山子隐居地,又是寒山和合文化的发祥地,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。近年来,学校建设和合文化长廊,先后获得全国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项目试点学校、浙江省和合文化社科普及基地等多项荣誉,成为一所以和合文化特色教育著称的乡村名校。美丽校园建设是学校发展性评估的重要内容,我县将天台山和合文化元素引入校园,建设和合诗画壁、和合故事长廊、和合广场、和合教室等,成立和合文化课题研究组,开设“和合小讲台”,培育“和合文化小讲解员”,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,让校园环境成为“家乡的生活版”和“成长的风景线”。目前,全县有26所学校成为台州市和合文化非遗传承基地。
县职业中专的《和合德育——岗前培训》,县实验小学的《天台山文化启蒙》,街头小学的《寒山书韵》等天台山文化校本教材植入和合文化基因,为师生们提供菜单式选学。校本教材承载和合文化,是我县实施“一校一品”工程的重要抓手。
近年来,全县学校共开发20余门和合文化校本教材,为师生提供菜单式选学。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成为亮点,街头小学、鹤楼小学、港南小学3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,实验小学、赤城二小2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首批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。
推行“和合法院” 化解矛盾纠纷
“我们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精神内涵,坚持德治、法治并举,引导确立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理。”县和合办相关负责人说。
天台法院首创和合法院指数,即结合法院工作实际,将和合法院创建指数划分为和谐司法、和睦团队、和融环境、和善形象4项一级指标,按照总指标分为100分,细分13项二级指标和50项三级指标并明确责任单位,构造合理的评价机制,结合内部自查自评和邀请外部核查,得出最终的评分结果。
天台法院努力将和合文化、和合理念融入司法实务各项工作中,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“和合司法”先行者法院,为台州法院创建特色法院集群贡献力量。
2017年以来,县人民法院以传承弘扬天台山和合文化为载体,大力推进和合法院创建,现已工作成效初显——该院新收各类案件18779件,办结17867件,同比分别上升51.55%和48.38%,收、结案增幅均居全市第一;员额法官年人均结案391.82件,高出全省法院平均值76.93件;跻身全市优秀法院行列,并荣立集体三等功。
“我们在树立‘谦抑、审慎、善意’办案理念的同时,还在工作中开展加强和合诉讼、成立法官能力建设委员会等8项工作机制,并总结提炼了‘公信、和合、勤廉、赤诚’的法院院训,作为和合法院创建的总纲领。”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。
搭建“和合班子” 传播和合文化
在乡村,我县深化实施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,搭建“和合班子”,设立村级和合委员会,开展“和合指数”测评,举办和合讲堂,寻求村级治理的最大公约数,实现村级“和合共治”。
位于我县东部的洪畴镇,以和合文化为引领,嵌入经济模式、融入社会治理,首创“班子和顺合作、家庭和乐合心、邻里和睦合欢、村风和善合力、村庄和美合适、社会和谐合拍”的“六和六合”建设目标,创新“和合载体”,深挖和合文化内涵,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洪畴镇发挥归侨、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,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合文化,打出和合文化出海“三有”组合拳,积极推进和合文化的海外传播。成立洪畴镇侨联青委会、文促会队伍,聘请海外侨胞担任和合文化出海“代言人”,推动更多文化艺术精品“走出去”。借助侨家小院阵地,组织侨胞、侨眷开展天台山文化专题学习会,邀请专家专业讲解县域文化资源和特色,线上发布“和合文化解释清单”,深入浅出地介绍天台山和合文化,利用直播、视频展示等方式让海外友人直观感受和合文化,领略天台山文化魅力。重点推进“侨家小院”升级改造,在阵地建设中融入天台山精髓文化元素,设立天台旅游文创产品展示柜,展出国清讲寺、天台山大瀑布等文化产品,突出文化实物功能,使侨家小院真正起到文化传播、宣传窗口、交流平台的作用。
另一方面,为加快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村有效融合,积极开展和合新村创建,我县组建了新村融合“帮扶团”,帮助新村理顺班子关系、理清发展思路、完善工作机制、发展集体经济、帮助化解矛盾纠纷……
打造“和合村居” 筑牢平安防线
“贵和尚中、善解能容、厚德载物、和而不同”。作为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我县注重将和合文化理念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,推进和合之风吹进家庭、社区、乡村,着力打造“和合村居”。
对赤城街道天都社区的居民来说,和合文化倡导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的邻里和谐关系,让他们深有体会和感触。庞正驰是天都社区的居民。他表示,由于楼上更换热水器,造成包括自己在内的多户居民家中天花板漏水,邻里关系一度十分紧张。最后,社区里的和合老娘舅主动帮忙,多次调解,才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。
“我要感谢和合老娘舅,不然这个问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,其中的矛盾也不知道要扩大到什么程度。”庞正驰坦言。
崔德军就是庞正驰口中的“和合老娘舅”。他说:“有的都是很小的事情,解决了,不要把矛盾扩大了就行。以邻里和睦为基础,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,这是我们的调解宗旨。”
据介绍,自2015年10月,天都社区成立和合老娘舅工作室,每年调解社区内纠纷,成功率高达98%。除了和合老娘舅之外,社区还引进了和合一家亲、网络理事长等方式,帮助解决居民的难题和纠纷。
在全市建起首个家风家训馆的赤城街道田洋陈村,不同姓氏的村民相处和睦,原因就在于各个姓氏都有着“以和为美”的家风家训。和合以家庭为基础,家庭以和合为根本。我县常态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,传家风、诵家训、写家训、唱家歌,形成了“户户讲家规,人人遵家训”“天台百姓重家风”的良好氛围,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。
近年来,我县在各村居打造和合文化长廊,开设和合展厅,引导村民和合议事、和合成事。“以和为美”的和合调解文化,推动着德治入脑入心,由此也筑牢了村居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