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2024年07月10日
墨海深处的历史记忆
——读左溪的《画天台》
阅读数:3267 本文字数:1983
陈翥 摄
当代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曾说,天台山是诗画之乡。书画既是艺术,也见证了历史。研读书画,不仅是艺术熏陶,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探寻。
《画天台》是第一本解读天台山书画的书,也是第一本从书画艺术的视角去追溯天台山文化独特魅力的书。它通过对一幅幅天台山书法作品和画作的解读,透射出天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古往今来,天台山为何会引起这么多书画大家、文化名流的关注?是天台山成就了古今书画名作?还是书画名作展现了天台山?这些书画家又是如何与天台山因缘际遇?天台山又能带给他们怎样的艺术灵感?其中又隐含着怎样的动人故事?《画天台》就能找到答案。该书用清新自然的笔调,揭示了书画大家与天台山的不解之缘,以及对天台山炽热的情怀。
《画天台》推出了上百位与天台山结缘的古今书画名家,撷取了上百幅与天台山相关的书画作品(包括雕塑、摩崖石刻),图文并茂,赏心悦目。
最早表现天台山艺术的是书法,书法名家有东晋高道葛洪,书法“二王”王羲之、王献之,智者大师,唐代方士柳泌,“北宋四大家”的黄庭坚、米芾,南宋理学家朱熹,元代的赵孟頫、卢仲章、王冕、杨维桢,一直到近代的康有为、现代的赵朴初等,都是中国书法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。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与创作中都曾与天台山有过一段愉快的交织。
从唐代之后,表现天台山的画作渐渐增多,其中画家有唐代的崔山人、荆浩,南宋的夏圭,朱熹、梁楷,元代的赵苍云,明代的唐寅、徐渭、丁云鹏、董其昌,清代的法若真、周芷岩、钱维城、钱杜、戴熙、方世熙、现代的吴昌硕、王一亭、黄宾虹、徐悲鸿、潘天寿、丰子恺、张大千,当代的陆俨少、沙耆、许竹楼、吴冠中、王伯敏、王德惠、张浩、傳益瑶、刘二刚等,几乎涵盖了中国美术史的“半壁江山”。天台本土的画家,如项容、厉归真、钟隐、陈宗渊、卫九鼎、王德惠等,其画作中蕴含着浓浓的故乡情结。项容开创泼墨山水,是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大的天台画家。
《画天台》介绍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、人物画。山水画中有全景式描绘天台山水风景的画作,气势恢宏、令人赞叹。如南宋赵伯驹的《天台山图》、夏圭《十二景图》、明代杨文骢《台荡八景图》、清代陈标《梦游天台图》、方世熙的《天台山图》、钱杜《梦游天台图》、陈省钦《天台八景图》、当代饶宗熙的《天台胜处图》等;也有描绘天台山名胜的,如石梁、国清、华顶、赤城山、寒岩是历代书画家表现最多的天台山名胜之一,如唐代张萱《石桥图》、明代戴进《泳石梁瀑布图》、沈周《天台石梁图》、清代戴熙《天台石梁雨来亭图》、石涛《石梁飞瀑图》、蒲华《听泉度石梁》、现代张大千《石梁飞瀑图》、当代黄宾虹《神仙伴侣———天台石梁纪游》等;桃源仙境是刘阮遇仙的爱情传说的发生地,也吸引历代书画家的目光,成就了众多的绘画佳作,如南宋马麟的《仙山采药图》、元代赵苍云的《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》、明代丁云鹏《刘阮天台图》等;人物画中有寒山、拾得、济公、智者大师,罗汉等,寒山拾得的人物画占有重要篇幅,如南宋梁楷《寒山拾得图》、明代徐渭、现代王一亭、俆悲鸿等都曾绘《寒山拾得图》。一幅幅书画作品,串联成天台山书画历史发展的脉络。
读罢此书,我们仿佛跟着作者行走在一条穿越千年的“书画之路”,又如是参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书画雅集。品读古今书画的艺术和背后的历史故事,书画家们的率真和痴狂,喜怒和哀乐,都鲜活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。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说:“有时,我会在石梁、华顶,或者琼台、寒岩,与他们中的几位书画家不期而遇,欣赏他们向我展示的作品;有时,我与某位书画家擦肩而过,当我快步赶去,他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处,让我心生惆怅;有时,我又会化身为一个书童,为他们展纸磨墨,看他们挥毫泼墨,仿佛目睹了一幅幅杰作的诞生……这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。”
《画天台》由81篇独立小文组成,作者用散文的笔法,叙事状物与抒情思考融为一体,行文灵活多样,语言风趣亲切,娓娓道来。其真实的历史与文学的想象相互交融,画面感极强,每篇都是文字隽永的美文。值得一提的是,文中所述的史实十分严谨。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,描述了作品诞生的缘由,书画家的创作历程、艺术成就,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,美学风格、进而感触他们的铮铮风骨和内心丰富的情感,生动演绎了当时创作的历史场景。
对书画作品描述生动精准,是该书的一大亮点。作者左溪是一位颇有修养的书画家,多年的创作实践,使他在书画艺术鉴赏上有一定造诣。他在中国书画的历史长河中搜集、考证,积累了丰富的天台山书画史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,其中许多书画作品是蒙尘多年,鲜为人知。正因为作者在书画艺术的天赋异禀,创作态度的恭谨以及对故乡山水的眷恋,才成就了这本风格别致的《画天台》,也为天台山文化的弘扬,做了一件颇具意义的事。
在当今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,《画天台》的问世显得十分珍贵。它让我们静下心来,品读书画艺术的美好意蕴,走进一段诗意时光,也体味其中所蕴含的天台山文化内涵。
(孙明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