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报平台

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内容详情
2025年01月17日

游济公故居

阅读数:2997   本文字数:1238

实验小学六(8)班 郭艺涵

 

秋天的阳光,斑驳地照在济公故居的青石板上,我听见溪水潺潺

——题记

 

“鞋儿破,帽儿破,身上的袈裟破。”听妈妈说,家喻户晓的济公传奇故事,让这首歌妇孺皆知。济公可是我家乡的骄傲。

前些天,表姐从杭州来我家玩。到了就急着说,要去参观济公故居。她在杭州灵隐寺的殿堂里,见过道济禅师的佛像。她兴致勃勃地说,道济就是济公,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。济公原名李修缘,出生在天台县永宁村。瞧,她对天台山文化的了解还挺多呢。

济公故居,距离我家不过八百米。它位于古城北门外的永宁村,错落有致的仿古南宋风格的建筑群,掩映在这山水灵秀之中,一畔傍着的赭溪,终日清澈见底,潺潺流淌。那天一大早,我俩便早早来到济公故居。远远望去,亭榭楼台在秋阳的照耀下,格外醒目。

走进故居,秋天的阳光,斑驳地照在青石板上,让你立刻感到了那分清幽和岁月的古老。参观的人群,络绎不绝,脚步轻轻地,说话轻轻地。“你笑我,他笑我,一把扇儿破”他那些扶危济困、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,让多少百姓产生了敬佩之意。

进了大门往左拐,是济公的书房。书房布置得很简单,却十分雅致,弥漫着书香之气。靠墙有一张雕花木书桌,一旁的书架,上面摆满了书,可见济公小时候十分爱读书。表姐拍了拍沉迷中的我,说道:“听说济公惩恶扬善,十分正义,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呗。”我思考了一阵,说:“有一次,济公看见有一个民女没钱葬父,在街边乞讨。有两个富家公子过去调戏她,济公十分生气,于是想好好惩罚他们。他假装在路边叫卖祖传的金龟,两个公子见了,急忙欣喜地用一百两银子买下了金龟。济公就把他们的银子给了民女。两个公子以为真买到了什么传家宝,爱不释手,隔一阵子就要瞧一会儿,最后才发现金龟其实是馒头变的。”表姐笑着说:“怪不得人们这么喜爱济公!”

最有意思的,是一尊石头雕的大葫芦,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葫芦了。它的上边刻着一个鎏金的“佛”字,旁边还放着一把济公的芭蕉扇,葫芦的嘴里不断地流出水来。这个葫芦是济公的酒壶。真是有趣啊!我和表姐定定地站着、看着、思考着。在一个秋天,有两个小学生,不谙世事的两个小姑娘,在一个大大的酒葫芦面前,似乎懂了济公的一生,“无烦无恼无忧愁,世态炎凉皆参破。走啊走,乐啊乐,哪有不平哪有我。”济公嗜好酒肉,举止似痴若狂,却是学问渊博、精通医术、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。在他破烂袈裟和酒葫芦的背后,有着令我们敬仰的精神。我的家乡源远流长的“和合文化”的精髓,有济公的精神推波助澜。

在济公的铜像前,一位老阿姨用手抚摸着铜像,嘴中喃喃地说着:“无缘有缘皆是缘啊……”并让我们帮她拍照,又兴冲冲地与我们在济公铜像前合了影。从谈话中,我知道了老阿姨是专程从澳门而来。

这是我第二次来参观济公故居了,每一次都会对天台山文化多一分了解,对生活多一分热爱,我还会来第三次、第四次……

走出济公故居,天色暗了下来,渐落的余晖映照着这座既古老又饱含活力的城市。我和表姐的心还沉浸在济公的传奇中,伴着赭溪的潺潺流水声,融入璀璨灯火中……

(指导老师 :俞晓)